当前位置: 书法网首页 > 书法风格 > 书法风格 > 中国画四君子

中国画四君子

时间:2022-11-22 20:28:09
¥%&@#uio
中国画中“四君子”是指梅、兰、竹、菊,特别是在花鸟画中,它们常被文人雅士用来表现高尚的情趣、正直的气节、虚心的品质和纯洁的感情,因此,素有“君子”之称。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“四君子”之一的梅花,较耐寒,在早春即可怒放,与松、竹一起被称为“岁寒三友”。据画史记载,南北朝时已有人画梅花,到北宋画梅就成了一种风气。元明以来,用梅花作画更多。元代最大的画梅大师应该首推王冕,自号梅花屋主,他的水墨梅画一变宋人稀疏冷倚而为繁花密蕊,给人以热烈蓬勃向上之感。明清的画梅者举不胜举,如刘世儒、石涛、金农、汪士慎等,从风格来看他们大体继承了宋人的疏冷和元人的繁密两种画风。画梅需有画梅人的品格,有人称之为“梅气骨”。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兰花一般都被寄托一种幽芳高洁的情操,《琴操》中曾记载:“孔子自卫返鲁,隐谷之中见香兰独茂,喟然叹曰:芝兰当为王者香。”兰花遂所谓“王者之香”。但兰花入画比梅花晚,大概始于唐代。到了宋朝,画兰的人便多了起来,据说苏轼就曾画过兰花,而且花中还夹杂有荆棘,寓意君子能容小人。南宋初,人们常以画兰花来表示一种宋邦沉沦后不随世浮沉的气节,当时的赵孟坚和郑思肖,被同称为墨兰大家。而清人画兰者众多,而以郑板桥最痴。他的题兰诗有七、八十首。他在《折枝兰》诗中写道:“多画春风不值钱,一枝青玉半枝妍。山中旭日林中鸟,衔出相思二月天”郑板桥兰画得好,书法也好,人称“板桥作字如写兰,波磔奇古形翩翩。板桥作兰如写字,秀叶疏花见姿致”。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竹入画,大略和兰相当,也始于唐。唐玄宗、画家王维、吴道子等都喜画竹。到宋代,苏轼发展了画竹的方法,把枝干、叶均用水墨来画。以后的元明清时代,画竹名家辈出,只要是山水或花鸟画家,没有不画竹的,而且开始强调竹的整体气势。赵孟頫、倪瓒、夏昶等各有千秋。在众多的画家中,郑板桥的画竹也堪称为一绝。成语“胸有成竹”便是郑板桥借助于笔墨,挥洒“手中之竹”的最精彩注脚。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陶渊明有诗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。”菊花是名士隐士的最爱,但入画稍晚,大略始于五代。比起梅兰竹来说,表现菊花的作品则相对要少得多。据《宣和画谱》所记载,宋代黄签、赵昌、徐熙、滕昌祐、黄居寀等名家都画有寒菊图。到了元代及明清,在菊花的画法上发展了水墨写意,丰富了技法的表现。如元代苏明远、柯九思,明代的沈周、唐寅、陈淳,都是水墨写意的画菊名家。清代画菊者更是名家辈出,明末清初邹显吉善画菊,清人陆廷炯与周颢齐名,有“陆菊周竹”之称。吴昌硕也是画菊的大家。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梅兰竹菊入画,丰富了中国画的题材,它们不但本身富有形式美感,而且可以令人联想起人类的品格,既便于文人们充分发挥笔墨情趣,又便于借物寓意,因此,描画“四君子”之风至今不衰。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btr书法网-书法历史_书法技巧_书法工具_书法风格
 
¥%&@#uio
  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
    花卉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