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书法网首页 > 书法作品 > 书法作品 > 如何装裱书法作品?

如何装裱书法作品?

时间:2023-10-16 07:12:45
¥%&@#uio
北宋画家米芾,在其《论画》中曰“纸千年而神去,绢八百而神失。”,宣纸和绢素上所作的书画,因其墨色的胶质作用,画面多皱折不平,易于破碎,不便观赏、流传和收藏。而且书画藏品若保存不善,只怕数十年风霜都难以承受。
 
只有经过托裱画心,使之平贴,再依其色彩的浓淡、构图的繁简和画幅的狭阔、长短等情况,配以相应的绫锦纸绢,装裱成各种形式的画幅,使笔墨、色彩更加丰富突出,以增添作品的艺术性。
 
中国书画装裱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,先人们不断总结摸索,已经形成一套十分完善的装裱体系。但是在中国传统书法装裱过程中,由于错误的使用大量水及糨糊,因此极易造成画心的跑色、崩裂及裱件变形等问题。这些将直接影响作品的保存寿命及艺术价值,有些损失甚至将是不可挽回的。
 
因此,书画是否装裱与如何保存,是书画方面常有的困惑。
 
什么是装裱
 
装裱又称装潢、装褫、装界、装背、装造、装治,以及潢治、装池、裱褙、裱画等。是装饰及保存书画、碑帖等的专门技艺。尽管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深刻变化,但就书画保护而言,历代众多珍贵的书画,乃至书籍,碑帖,能够流传至今,最关键的一点,就是经过装裱,除此之外,书画经过装裱后,还能提高作品的艺术效果。
 
傅抱石先生曾在《裱画难》一文说过:“作为一件艺术品,除了画面的艺术水平决定在画家而外,装裱是最重要的一关。”
 
民间流传“三分画七分裱”之说,虽然有些夸张,但从中亦能悟出装裱与书画之间的密切关系。总之,中国书画不经装裱,不能算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。早在一千多年前,人们就在关注着书画作品的命运。迄今为止,还未曾出现另一种方法,可以超越或者取代装裱工艺。
 
 
装裱的起源
 
我国最早的绘画、文字,大多在器物上,镌刻到石头、金属、兽骨以及竹木上,造成收藏和传播的困难。当帛问世后,绘画技法才得以施展与提升,文字也由单一的实用发展成为书法艺术。因帛也有缣、素等名称,所以古人也有称帛书为缣书、素书的。秦、汉时期已使用简策与帛书,例如在《墨子》中说:“书之竹帛,镂之金石,琢之盘孟。”
 
帛的发明,无疑是推动书法、绘画艺术的发展,促使装裱工艺降生的重要物质条件。而丝织、造纸与书法、绘画的相互作用,又导致了装裱工艺的升华。帛书的形式发展到汉代,越来越考究了。那时有专门供写书用的缣帛,而且在上面还织有花纹、淡雅的图案,为书写方便还织有或画有红色或黑色的界行,人们称之谓“朱丝拦”、“乌丝拦”。
 
帛书为使用方便,用竹策装在其首、尾,这样帛书就形成了卷,装在首尾的竹策、木板等,便成为最原始的“轴”。当人们打开帛书放在案几上时,查阅十分方便,若在装好的帛上著书、作画更为方便。从人们便于阅读、著书、绘画的实际需要出发,最初的书卷问世了,同时书画装裱的真正雏形,已经在帛书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孕育形成。
 
用帛代简虽有许多优越之处,但帛十分贵重,所以不易普遍使用。因此现在留下来的帛书不多。古时经卷是抄在帛上的,这些可以卷舒的经卷、图册,为了保护和使用,都是用织物为底,做成可以舒展的卷子,这些卷子是用绢、帛、布、粗麻等上浆,有装背之说。这便是最早的装卷。虽至今并无详细文字记载,但中国书画装裱已经形成。
 
 
《后汉书·蔡化传》说:“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,其用缣帛者谓之谓为纸,缣贵而简重,并不便人。伦乃造意,用树皮、麻头及破布、旧鱼网以为纸。元兴元年秦上之。帝善其能,自是天下莫不从用焉,故天下咸称蔡侯纸。”纸的发明,对推进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,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。
 
古代写书用纸,多经过染色。这样做可能有求美观的一面,但主要还是为使纸不受虫蛀,防止腐朽。敦煌石室保存的唐代经卷,多数是经过潢染后而呈黄色的。这种经过入潢处理的纸卷,保存了一千多年以后,尽管有破损,但纸张完好,无虫蛀现象。随着造纸技术的不断发展,人们开始直接在制纸原料中增加防腐剂、防虫剂。
 
纸卷的质地远不如帛柔韧结实,所以也更需要保护。于是模仿帛书的样式将纸张粘成长卷,每张纸上画上边拦和界行,以便于书写,纸卷的卷头,除了自身留有的空白"赘简"外,往往要加一块"包首"(后称"包头"),来保护书卷。包首或者用坚固的硬纸,或者仿效帛书,用绢帛之类的丝织品,中间系上一根带子,用来捆扎卷子,叫"带"。为避免与他书混淆,并保护卷子不受磨擦损伤,还要用"书衣"包裹,叫作"帙"。
 
架上的卷轴若很多,为便于寻找,就在轴头上挂一个小牌子,上写书名和卷次,叫"签"。这样带、帙、签连同卷、轴,就构成了卷轴形制书籍的各个组成部分,这种卷轴形式一直沿用到唐代末年,才演化为折叠形制,如经折装、旋风装,并进而发展为散页装订。
 
而后逐渐加以美化,四周镶嵌薄型的绫、绢等丝织品为边框,在背面裱一层或数层纸,并加上必要的装饰,使原件更为牢固,而且便于舒展、悬挂。所以说装裱是伴随著书画传统艺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书画装裱工艺。
 
明代周嘉胄在《装潢志》中说:"装潢优劣,实名迹存亡系焉。窃谓装潢者,书之司命也。"
 
 
书画是否需要装裱
 
书画收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欣赏及流传,从长久传世的角度出发,书画装裱后更耐损易于保存。有些书画作品用的是脆弱的竹料纸,或极薄的棉连纸,或胶矾过大的熟纸、熟绢及其他笺纸类,这些纸张不可久存,应及早装裱。
 
书画裱件可配木盒、锦盒盛放,也可用布袋或塑料袋包裹封口后存放。也可用报纸包裹,然后存于多格书画橱或书画架内。存放时宜平摆,不宜竖置,更不可捆放或堆放。如受条件所限而不得不捆放时,每轴要多裹几张报纸。存放时,应注意防潮、防热、防风、防污、防压力、防虫蛀、防鼠害。
 
未裱书画如何存放
 
1. 卷存
 
在书画的下面衬一层比书画幅面稍大的宣纸,以报纸卷为轴,将书画卷成卷状,防止出现褶皱、打叠或边际不齐,再以报纸包裹,置于画盒内。
 
2. 展存
 
先将每幅书画芯下各衬一层宣纸,相摞平铺于案板,大幅面在下,小幅面在上,再在上面覆盖几层报纸,并加盖塑料膜,不宜压以重物。此法对书画最为有益,但较占地方。书画切忌折叠存放,因折叠存放,不经数年便会在折处出现断裂或留下黑色折痕,装裱时很难去除。
 
新作书画应及时装裱
 
       凡新写好的字画,需存放一段时期,让墨色、印泥有一个自然晾干的过程,但最好不要长期放置而不装裱,因为受水墨、颜色和胶水的浸渍,书画干后就会凸凹不平、起皱痕,日久会从折叠处折断纸绢的纤维,印泥也可能会转印到画面上。保存不当,更会造成断裂破损、残缺、污染、变色、水渍等明显损伤,很难去掉,并容易招致蠹蚀。为日后收藏留下隐患,装裱后直接影响书画作品的品相,也影响观赏价值和艺术价值。
 
《赏廷素心录》中说:"书画不装潢,既干损绢素;装潢不精,又剥蚀古香。"
 
古旧书画重裱要慎重
 
       历代传世及出土书画作品,由于装裱不佳导致空壳脱落,或在流传过程中收藏不善,以致笔墨污损残缺,糟朽断裂破碎脱开等,无法再悬挂、欣赏,研究。一般年代愈远的作品,受伤程度愈重,这就需要重新装裱。
 
       重新装裱须经过精心揭裱修复,做到修旧如旧,才能恢复古书画作品的"原貌",有益于欣赏收藏,延长古旧书画寿命。但古旧书画重新揭裱时要慎重,应当请教有经验的良工高手。
 
       明代周嘉胄在《装潢志》中说:"前代书画,传历至今,未有不残脱者。苟欲改装,如病笃延医,医善,则随手而起;医不善,则随剂而毙。所谓'不药当中医',不遇良工,宁存故物。"
 
需要重新装裱的古旧书画,应采用传统裱画的技术,给以修补装裱,使其能长期保存,这是对古旧书画文物保护的一项重要贡献。装裱的技艺高低,是古旧书画艺术存亡的关键。
 
如何装裱
 
书画主要是采用绢或宣纸。其材料质地纤薄、特性柔软、历时较久、易于破碎,古代为了利于保存,便于观赏,从加固与保存出发,多用麻纸、布帛等材料在书画背面裱褙数层为装裱,称之为"裱褙"。
 
一般是先用纸托裱在绘画作品的背后,再用绞、绢、纸等镶边,然后安装轴杆成版面。传统的装裱是多种多样的,但其成品按形制可分为挂轴,手卷,册页,折页四大类。原裱的绘画不论画心的大小、形状、及裱后的用途,都只有托裱画心、镶覆、砑装三个步骤。只是画心的托裱是整个装潢工艺中的重要工序。而旧书画的重新装裱则就相当困难了。首先要揭下旧画心,清洗污霉,修补破洞等,再按新画的装裱过程重新装裱。
 
装裱的分类
 
原裱
 
原裱是把新画好的画按装裱的程序进行装裱。
 
重新装裱
 
重新装裱是对那些原裱不佳或是由于管理收藏保管不善,发生空壳脱落、受潮发霉、糟朽断裂、虫蛀鼠咬的传世书画及出土书画进行装裱。经过装裱的书画,牢固、美观,便于收藏和布置观赏。而重新装裱的古字画,也会延长它的生命力。
 
 
裱件款式的种类
 
立轴
       亦称挂轴、挂幅、条幅、竖幅、条山、轴子,特别窄的有人称为"琴条"。在装裱好的书画作品上、下各安一个木轴,这样悬挂起来平展,便于欣赏;卷起来便于存放,这就叫立轴。立轴是中国传统书画中最常见的装裱形式。
 
       装裱尺寸有大有小,四尺以上的画幅,称"大轴",俗称"中堂",特大者称"大堂"或"大中堂"、三尺以下的画幅称"立轴"。有三色、两色、一色三种绫(或色纸)裱。也有绢裱的。上装天杆,下装轴。有的天头贴"惊燕带"(一名"绶带"),此种格式盛行于北宋宣和时,后从之。初"惊燕带"不贴实,能飘动,后贴实,纯为装钸。"画心"上下端可加镶锦条,称"锦眉",亦称"锦牙"。
 
 
一色装
 
       画心由一种颜色的花绫、耿绢、锦绫等材料装饰。
 
二色装
 
       画心由二种颜色的花绫等材料装饰,圈框或镶接或挖嵌。
 
三色装
 
       画心由三种颜色的花绫材料装饰,圈框或镶接或挖嵌。
 
半绫装
 
       画心由绫圈框、纸天地头装饰。 纸镶绫边装:画心由一色纸料装饰,并在其左右各镶绫边。
 
纸镶绫边
 
       这种形式的装潢,是用部分夹层纸(镶料纸)代替绫绢。有用绫作圈档,纸作天地头的,也称绫宣和式;有全是纸代替绫绢作圈档、天地头,并在全幅两边加镶绫边,以增加边口牢度的,也称纸镶绫边式。
 
绫镶绢边装
 
       画心由绫天地头装饰,并在其左右各镶绢"通堂边" 集锦装:二幅以上小型画心,同由一块镶料装饰,或镶接或挖联。
 
 
框二色装
 
       画心上下镶接绫隔水之后,左右镶与天地头相同质料的绫边。
 
宋式装
 
       亦称宣和装、罗汉装,其用料、用色均有具体要求,画心由米色绫隔水、古铜色绢圈、湖色绫天地头装饰。 诗堂装:画心上方镶接一块空白纸料,专用于题字赋诗。
 
诗堂装
 
在画心上加一节空白纸,或上下都加一节空白纸,称“诗堂”。诗堂是为他人给以题字、题诗之用。所以诗堂应算在画心内。按其大小用适当格式装裱。二是为了题诗赞画,所以叫“诗堂”,有人亦称“玉池”。
 

集锦装 

 
       二幅以上小型画心,同由一块镶料装饰,或镶接或挖联。
 
锦眉装
 
       画心上下镶压锦条。
 
间隔一色装
 
       亦称隔断一色装,画心由一色绫料等装饰,天地头由纸或绫条间隔为两半。
 
图片
屏条
       
       中国书画装裱的一种式样,由于画身狭长,为四尺或五尺宣纸对开,故能装裱成屏条形式。屏条单独挂的称“条屏”(屏条),四幅并排悬挂的称“堂屏”或“四季(春、夏、秋、冬)屏”。亦有四幅以上多至十二幅甚至十六幅,紧挂相联,成双数的完整画面,称“通景屏”或“通屏”。又称“海幔”。
 

撞边卷 

 
       画心镶接隔水、引首、尾子之后,上下两边镶仿古皮纸边,并将其对折粘牢,再镶接天头。

 

套边卷

 
       画心按顺序镶接隔水、引首、尾子之后,上下两边粘包仿古色棉连纸条即"套边",再接镶天头。
 
 
经折装
 
       四条画心同时由一张镶料挖嵌,并留半开空白页。然后,左右交替折呈五页相连状,称"两半开"。平开册页:是一种不加任何饰料,直接由宣纸托合的简易装饰。
 
 
推篷装
 
       亦称推式。因由下向上翻动时,似折叠的车篷,因得名。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, 挖嵌在下半开,上半开或空白、或挖嵌"对题",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。
 
蝴蝶装
 
       亦称蝶式,也有人称开板式。因翻动时两页翘起,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,故名"蝴蝶式"。画心由一色镶料装饰,挖嵌在右页,左页为副页或挖嵌"对题",自左向右翻阅,裱件规格需视画心情况确定。
 
 
对联
 
       由二条字数相等、内容相连,画心尺寸与装裱规格完全相同的书法作品而组合的。
 
 
卷轴
 
       是由天头、隔水、引首、尾子将画心连接而成的。
 
       天头:古时称为"里",绫质,多 为青湖色。
 
       隔水:古时有人称为"引首"或"玉池",绫质,多为米黄等浅色。
 
       引首:亦称"迎首"纸质,或原白或染色,用于题字。
 
       尾子: 亦称"拖尾",古时称为" 贉 "纸质,或原白或染色,用于叙记题跋。
 
装裱的所需工具
 
1. 工作室(亦称装裱间):宽畅明亮,清洁整齐,安全方便,温度与湿度要适中。
 
2. 挣墙(亦称大墙,挣板):用于贴平,挣干画心,裱件和各种装裱材料。要求:平整、光滑、通风、干燥。
 
3. 案台(亦称装裱桌):台板木质坚硬,台面光滑平整,案台高度一般在80厘米左右。
 
4. 晾架(亦称晾竿):用于晾干经过加工的覆背纸,色纸以及各种材料等。
 
5. 拷贝桌:玻璃桌面,内置日光灯,用于揭裱残破旧画。
 
6. 人字梯:用于裱件上、下墙时蹬踩。
 
7. 排笔:用于托裱绫、绢、纸张、画心及覆画等。
 
8. 棕刷:用于托裱绫、绢、纸张、画心及覆画裱件上墙等。
 
9. 裁纸刀:用于方正画心、裁配画料等。
 
10. 界尺和切板:用于方正画心、裁配画料等。
 
11. 锥针和镊子:用于方正画心、挑除杂物等。
 
12. 启子:用于揭启挣在墙上的裱件及各种材料等。
 
13. 油纸(亦称浆纸、隔糊):用于镶嵌边料隔浆糊用。
 
14. 砑石(亦称磨石):用于裱件背面砑光、磨平。
 
15. 蜡板:用于裱件背面砑光时磨擦画背。
 
16. 其它工具:剪刀、掸子、叉子、喷水壶、箩筛、木锯、电钻、钳子、铜线、面盆、毛巾、毛笔、颜料、墨汁、调色盘、塑料薄膜等。
¥%&@#uio
    与本文相关的文章
    花卉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