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样临帖?
时间:2022-05-29 15:51:53
临帖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环节:
一是要选帖。一般而言,古代碑帖是我们选择用来学习临摹的最好范本。但也并不是说,凡是古人留下来的墨迹都是经典,都要去学临。不论是古帖还是今帖,都有好差之分,不能见帖就临。对那些缺乏艺术美感的丑怪之作和缺少文化内涵的粗俗之作,就绝对不能去临摹,即使是有一定名气的人的作品,也不能拿它当帖去临摹。这是选帖的基本前提。当然,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所喜好的书体和风格去选择帖本。但对于初学书法的人来讲,我们主张还是选择古代名家的作品作为临摹帖本。比如,学写楷书,就应当以颜真卿、褚遂良、欧阳询、柳公权等人的作品做帖本;学写行书,就应当以王羲之、王献之、蔡襄、米带、赵孟頫、文徵明董其昌等人的作品做帖本;学写草书,就应当以张芝、张旭、怀素、孙过庭等人的作品做帖本。道理很简单,古人一开始读书就用毛笔写字,科举考试、做学问等对写字都要求很严格,凡是读书人几乎写了一辈子毛笔字。从这方面讲,今天的我们是很难跟古人相比的。所以,选帖应当首选古代名家的法帖。
二是要读帖。对自己所选定和喜爱的字帖,要多读、熟读、精读,而不能泛泛地看一下读一遍就算了。这种读,是带有研究、分析的读法,即对它的笔法(用笔运笔)、墨法(运用墨色)、字法(点画构字)、章法(谋篇布局)都要进行仔细的观察分析,我出其方法和规律。传说欧阳询有一次路过一个地方,发现索靖写的一个
碑,立即停下坐在马上看了很久,接着又下马观看,随后又坐在地上仔细察看,最后在碑旁住下不走了,连看了三天才很不情愿地离开。古人说得好,只有熟读法帖,才能“心得其妙,笔始入神”。由于各种书体、各个朝代的书法都有承前启后的关系,因此在读好所选字帖的同时,对其他的字帖也应尽可能读一些,这样既可以博采众长,也有利于帮助加深对所选字帖的理解。
三是要记帖。对重要的字帖、重要的字形,要牢牢记住,甚至要“死记硬背”,直至熟能生巧。比如,对篆、隶的偏旁部首,对行书的同一个字的不同点画结构,对草书的同一个字的线条走向变化,都应当记住。当然,最主要的办法,还是在学练的实践中边理解边记忆,这样更容易记牢。
四是要临帖。临帖,是在选帖、读帖、记帖基础上,正式进入习练书法的阶段。一般方法是,在熟读了字帖之后,对着帖子,一个字一个字、一行字一行字地书写,直至写完全篇,然后反复进行。对重点笔画和字形或难点笔画和字形,还要对照帖子,不厌其烦地反复琢磨,反复领会,反复临写,这叫“对临”。待弄懂并记住了字帖的书写方法、风格神韵之后,就可以进入“背临”的阶段。“背临”,就是不看字帖、只凭记忆,基本上能把字帖默写出来。还有一种方法,就是“意临”,这是一种高境界的临帖,没有相当高的造诣是难以做到的。比如,董其昌临颜真卿的《争座位帖》,用行书临杨凝式的草书《神仙起居法》,用大草临张旭的楷书《郎官壁石记》,龙飞凤舞,全是意临,已成极品,一般人是难以做到的。
中国书法的历史源远流长,留下的碑帖很多,据不完全统计,已见诸于世的精品约有二百八十多种。现适当分类选择一些,供大家临习时参考。楷书类:《郑文公碑》、《张猛龙碑》《宣示表》、《黄庭经》、《洛神赋》、《智永真书千字文》、《雁塔圣教序》、《多宝塔感应碑》、《颜氏家庙碑》、《大字麻姑仙坛记》、《玄秘塔牌》、《九成宫醴泉铭》。行书类:《兰亭集序》、《祭侄季明文稿》、《黄州寒食帖》、《伯远帖》、《中秋帖》、《争座位帖》、《蜀素帖》。草书类:《十七帖》、《书谱》《自叙帖》、《智永草书千字文》、《大草洛神赋》。篆书类:《毛公鼎》、《散氏盘》《石鼓文》、《泰山刻石》。隶书类:《张迁碑》、《石门颂》《乙瑛碑》、《曹全碑》、《礼器碑》、《史晨碑》。
最新内容
与本文相关的文章